在平日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里,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语录吧,语录是用平实、生动对话的体裁写成的作品。你所见过的语录是什么样的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子经典语录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◉ 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後相随。恒也。
◉ 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◉ 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
◉ 古之善为道者,非以明民,将以愚之。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;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
◉ 知者不言。言者不知。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。故不可得而亲。不可得而疏。
◉ 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。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不知常,妄作凶。老子
◉ 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◉ 善行无辙迹,善言无瑕谪。
◉ 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
◉ 罪莫大于可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;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。
◉ 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
◉ 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◉ 善为士者,不武;善战者,不怒;善胜敌者,不与;善用人者,为之下。是谓不争之德,是谓用人之力,是谓配天古之极。
◉ 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◉ 无狎其所居,无厌其所生。夫唯不厌,是以不厌。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;自爱不自贵。故去彼取此。
◉ 民之从事,常於几成而败之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
◉ 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得与亡孰病?
◉ 德少而宠多者讥,才下而位高者危,无大功而有厚禄者微
◉ 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;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◉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;万物作而弗始,生而弗有,为而弗恃,功成而不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◉ 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;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◉ 夫两者各得所欲,大者宜为下。
◉ 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
◉ 静胜躁,寒胜热。清静为天下正。
◉ 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明,不为而成。
◉ 吾之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?
◉ 言有宗,事有君。夫唯无知,是以不我知。
◉ 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。故抗兵相若,哀者胜矣。
◉ 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;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辫若讷。
◉ 国之利器,不可以示人。
◉ 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此三者以为文,不足。故令有所属:见素抱朴,少思寡欲,绝学无忧。
◉ 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复,弱其志,强其骨,常使民无知无欲。
◉ 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。其事好还;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;大军过后,必有凶年。
◉ 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七十三章
◉ 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◉ 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
◉ 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wwW.DG36.COm
◉ 胜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乐杀人。夫乐杀人者,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。
◉ 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◉ 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,外起身而使其身存。
◉ 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◉ 民之饥,以其上食税之多,是以饥。民之难治,以其上之有为,是以难治。民之轻死,以其上求生之厚,是以轻死。夫唯无以生为者,是贤于贵生。
◉ 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。故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;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;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。故为天下贵。
◉ 勇於敢则杀,勇於不敢则活。此两者,或利或害。天之所恶,孰知其故?
◉ 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◉ 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是以圣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
◉ 知不知,尚矣;不知知,病也。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。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
◉ 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◉ 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◉ 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老子
◉ 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◉ 知足常足,终身不辱;知止常止,终身不耻。
◉ 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此三者以为文,不足。故令有所属:见素抱朴,少思寡慾,绝学无忧。
◉ 柔弱胜刚强。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
◉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 —— 《道德经》第七章
◉ 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
◉ 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◉ 企者不立;跨者不行;自见者不明;自是者不彰;自伐者无功;自矜者不长。
◉ 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,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,无为而无不为。
◉ 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
◉ 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
◉ 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多,多则惑。
◉ 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,民莫之令而自均。
◉ 君子居则贵左,用兵则贵右。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,恬淡为上。胜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乐sha人。夫乐sha人者,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。
◉ 塞其兑,闭其门,终生不勤。
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◉ 不自见故明,不自是故彰,不自伐故有功,不自矜故长。《老子》
◉ 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◉ 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◉ 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
◉ 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 —— 《道德经》第五章
◉ 譬道之在天下,犹川谷之于江海。
◉ 将欲歙之,必故张之;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;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;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是谓微明。
◉ 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根。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
◉ 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◉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,吾见其不得已。天下神器,不可为也,不可执也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,故无败;无执,故无失。
◉ 意译:真正高明灵巧的人并不自我标榜,外表好像颇笨拙;真正善于雄辩的人并不夸夸其谈,似乎不善于辞令。
◉ 天长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;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
◉ 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
◉ 大道泛兮,其可左右。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,功成而不有。衣养万物而不为主,可名于小;万物归焉而不为主,可名为大。以其终不自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◉ 始制有名,名亦既有,夫亦将知止,知止可以不殆。
◉ 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。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
◉ 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
◉ 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
◉ 强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。死而不亡者寿。
◉ 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